各位网友好,小编关注的话题,就是关于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问题,为大家整理了2个问题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。
这不就是破发的体现吗?估值高,没有核心技术,东拼西凑,小米不跟联想一样吗,缺乏核心竞争力,什么都是拿来主义,
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,就是没有护城河,没有护城河,说倒就倒,说没就没,所以小米要实际一点,圈钱要有底线。
主要原因应该是对赚钱的预期,如果投资者要用孖展打新,那么如果小米首日涨幅若低于4%就会赔钱。对市场和小米不看好,认为难取得4%以上的收益才是遇冷的关键。
当然这个和小米没有关系,小米的股票肯定能顺利发出去,如何看待这是申购中签者的事情了。
申购遇冷也不全是坏事
小米前几代的产品确实挺不错的,积累了大量的粉丝,但是后来伴随华为的快速崛起,加上自研技术,迅速抢占市场,手机业务已经被其它品牌拉开距离,智能电视业务大概率会走手机的老路,手机和智能电视作为物联网的重要入口被超越,在移动物联网时代不再占有优势。
小米也不想折腾啊,形势不允许啊!
小米上市并且让股价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,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,因为和小米股价利益攸关的人太多了。一是上市之前小米多轮融资的投资者,他们需要小米上市后套现走人,兑现盈利;二是小米的创始人团队,也需要兑现股票实现财富自由;三是大量小米的员工拿着比较低的工资(相对北京的薪资水平和科技行业的平均工资),就是眼巴巴看着自己手里股票能够卖个好价钱。
但实际情况呢?小米股价几乎是一路下跌的,市值蒸发超过2000亿港元,上市前的投资者很多都是巨亏出局的;小米的创始人也很郁闷啊,比如总裁林斌即便在低位也要套现3亿港元,要是股价好点就可以多赚上亿;小米的普通员工就更郁闷了,辛苦那么多年等着卖股票弥补失去的青春和头发,结果与预期的回报相比大幅缩水。
对小米来说,在市场上竞争是一个从始至终的挑战,但股价是当前各种矛盾的焦点:股东的利益、高管的利益、核心员工的利益都在这里交汇,股价大幅下跌容易引起股东不满,股东抛售会加剧这种矛盾;总裁林斌这样的高管也不顾整体利益抛售,导致小米整个形象受到拖累;普通员工更是人心浮动,肯定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,团队不稳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事情。
所以对小米而言,花再大的代价也需要稳住股价,以确保公司团队的稳定,经营的稳定,股东们的情绪稳定。只有稳住这帮子人,股价恢复了,那以后还可以再融资从市场当中把钱拿回来,来日方长,看长远吧!
关注孔方财经,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
的确有点折腾的味道,不过,这也是不得以而为之吧。
通常地,我们都说香港是一个成熟理性的市场,但其实港股公司估值同样也有走极端。小米目前的估值水平,完全比照的是普通制造业,和联想差不多是一个档位了吧。互联网的属性完全被忽视了。这大概也是小米雷军很无奈的地方。
而最近总裁还出来套现立场,外人看起来怎么都像是对公司没信心。
上市前等着立场的投资基金,持有原始股的员工,都在等股价的上涨。但小米上市后股价一路下跌,再没有开盘当日的新高,市值缩水非常严重。雷军迫切地需要有股价给投资人交差,这大概也是回购计划的由来吧。
回购股票是比较有效的调节股价的工具。百度一季度报表出现利润下滑,随后也公布了大额回购计划,不过回购没能挡住当时百度股价的下跌。今天小米上涨了4%多,短期来看似乎是生效了,但长期来看效果如何还真难说啊。
从公司的角度,回购是对现金流的挑战,小米目前经营性活动的现金流压力还是有一点的,未来也会有不少投资需求,如此大手笔的回购会不会有负面影响还真难说哦。
到此,大家对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解答时否满意,希望小米市值破万亿港元的2解答对大家有用,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。